热点新闻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热点新闻
东营市出台《意见》积极推进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
2017-08-11 15:35:41
8月6日,东营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关于开展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在全市全面部署开展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。
《意见》指出,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础,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依托律师(含申请律师执业人员)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才开展法律服务进村(社区)工作,为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提供法律服务。其主要目标是法律服务在全市村(社区)实现全覆盖,让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,基层自治管理明显改善。
《意见》提出,村(社区)法律顾问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为村(社区)治理提供法律意见,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和法律援助,开展法治宣传,参与人民调解工作。在具体工作中,村(社区)法律顾问每月至少到村(社区)累计服务8小时,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法治讲座,法律顾问所在律师事务所、基层法律服务所、司法所每年至少组织1次大型法律服务进村(社区)活动。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大规模上访事件的矛盾纠纷信息,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或涉及村(社区)“两委”、群众重大利益的事情,及时向司法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,并到场或通过其他方式提出法律意见。
《意见》要求,要建立培训制度,通过集中培训、分散培训、网络培训等不同形式,组织业务培训;完善工作规范,建立村(社区)法律顾问行为规范、工作日志、工作台账、服务标准和工作评价机制;建立统计制度,做好舆情分析工作;建立评估制度,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实施方案;建立完善“互联网+村(社区)法律顾问”,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在线服务。
《意见》强调,要强化工作保障。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的体制机制,形成对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齐抓放管、协作配合的合力;加强经费保障,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对村(社区)法律顾问公益性服务进行适当经济补贴的经费保障机制;加强监督检查,每年对律师事务所、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所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司法所、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进行监督检查;加强典型宣传,为建立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。
东营市司法局、市律协及时整合全市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资源,研究跟进制定了《关于开展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着力推行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全覆盖,打通法律服务百姓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研究制定《全市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选聘办法》,明确选聘的原则、范围、期限和条件,确保选聘的法律顾问业务能力强、政治素质高。目前,已完成对全市600余名律师、200余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、80名司法所干警的信息摸底工作,将统筹布局全市法律服务资源,实现对全市1857个村(社区)法律顾问全覆盖。研究制定《全市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补贴发放办法》,综合考虑服务村(社区)人口数量、距离远近等因素,确定比例系数,实行浮动补贴,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平合理。制定《全市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考核办法》,加强对县区工作考核,县区结合实际,制定具体考核细则,明确考核流程,细化考核内容,量化考核指标,确保考核工作切合实际可操作,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有依据。